张志善,男,汉族,1934年出生,中共党员,山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。
1955年9月-1957年2月在山西省农业厅从事全省果树资源调查工作。1957年3月-1987年3月,在山西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从事果树科研和管理工作,任科研办副主任、党委副书记兼纪检书记。1987年4月调山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工作,任党委书记兼副所长,1988年晋升副研究员,1994年晋升研究员,1997年退休返聘,集中从事枣的研究和技术咨询工作,1998-2000年参加科技部UNDP科技扶贫项目,分年聘为中国枣专家、中国枣国家级专家、中国枣项目技术专家。参加工作以来,历任山西省园艺学会第二、三、四、五届常务理事、副秘书长,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第二、三届理事,中国枣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中国经济林协会理事,中国经济林专家委员会委员,中国园艺协会干果分会常务理事,中国林学会枣协会秘书长,科技部红枣专家咨询组副组长,山西省扶贫开发协会常务副会长,山西省红枣协会会长,山西省枣企业家联合会专家组组长,山西省扶贫基金会专家组成员等。
工作以来,从事枣树资源、栽培、贮藏等的研究,“六五”、“七五”期间,主持国家枣种质资源课题,收集引进全国枣树品种450多个,建立了“国家枣品种资源圃”,进行了植物学、生物学、丰产性、抗枣疯病、抗裂果性、抗落果性、染色体、同功酶等性状研究,积累了大量资料,为枣树科研、生产、教学奠定了物质基础,提供了参考依据。获省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,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1项。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,主编和参编公开出版以枣为主的专著20余本,2004年获山西省扶贫开发协会“山西发展枣树的功臣”奖,2006年获山西省老科协“我为山西立新功”优秀奖,中华枣魂纪念邮票人物,2008年评为首届中国枣业十大影响人物,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先进个人,2009年评为中国干果经济林特殊贡献人物。十一五期间参加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,主持“山西枣优质高产培育技术”、“山西省高产优质枣树新品种选育”两个子专题,2010年课题已结束,选出的优良品种,今后继续进行观察、研究和推广。
主要著作:
1、 参编“山西省果树志”,中国经济出版社,1991年2月
2、 参编“山西省果树志.枣卷”,中国林业出版社,1993年8月
3、 参编“全国科技兴林研讨会论文集,” 中国林业出版社,1993年8月
4、 参编“中国作物遗传资源”,中国林业出版社,1994年9月
5、 主编“枣树良种引种指导”,金盾出版社,2003年12月
6、 主编“枣无公害高效栽培效益”,金盾出版社,2004年12月
7、 主编“怎样提高枣栽培效益”,金盾出版社,2006年
主要论文:
1、 山西枣树优良品种,绿色天地,1990年第4、5期
2、 山西省枣树鲜食优良品种,经济林研究,1987年第6期
3、 隔坡水平沟栽植枣树是黄土丘陵地区治坡最佳模式,经济林研究,1996年14卷增刊
4、 枣树规范化栽植技术,华北农学报,1999年第14卷
5、 山西省枣树裂果情况调查初报,经济林研究,1991年第1期
6、 我国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动态和主导因子分析,林业科学,2002年第2期
7、 枣抗裂果新品种木枣抗裂1号的选育,中国果树,2010年第6期。


张志善检查枣的生长状况


张志善与试验田合影



张志善参加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